铁骨铮铮廖海涛
来源:福建省审计厅 时间:2025-09-04 09:45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福建省上杭县是原中央苏区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漫长历程中,全县有1.5万人投身革命,9000多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生命,在册烈士达5900多人,这里不愧是英雄的土地、革命的热土。其中,廖海涛是上杭县投身抗日战场的杰出代表,也是抗日战场上牺牲的福建籍新四军最高将领,2014年被民政部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周末,我带着孩子去上杭县溪口镇大连村参观廖海涛故居和生平事迹展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廖海涛故居位于上杭县溪口镇大连村大岭下自然村,面积约200平方米,是一座承载着红色基因的客家建筑。故居是土木结构,青瓦屋顶,墙体由泥土和石块砌成。中间有天井,用于采光和排水,整体建筑风格庄重而典雅。

  在大连村村部旁的“忠诚教育基地”,“将星长廊”红色教育点格外醒目,长廊内设有5位人物的半身铜像,廖海涛烈士便是其中之一。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廖海涛烈士鞠躬并敬献鲜花,深切缅怀他的不朽功绩。雕像后面,一座以三年游击战争为主题的浮雕墙静静矗立,仿佛在诉说“三年苦斗”的峥嵘岁月和艰辛历程。

  在一名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走进“抗日英烈廖海涛生平事迹展馆”。听着他生动的讲解,廖海涛的革命生涯愈发清晰。

  1909年,廖海涛出生在上杭县溪口镇大连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1938年1月,闽西南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廖海涛先后任二支队四团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等职。3月,廖海涛随部队开赴皖南、苏南,参与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在江宁、句容、溧阳、溧水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根据地。1941年,日伪军3000余人包围了苏南党政机关所在地江苏溧阳塘马。为了保护1000余名干部群众转移,廖海涛毅然决然留下阻击敌人,打响了著名的塘马战役。最后,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廖海涛和270多位新四军将士壮烈殉国。

  “莫回顾你脚边的黑影,请抬头望你前边的朝霞。谁爱自由,谁就要付出血的代价。”这是廖海涛生前写下的诗篇。1941年,他以年仅32岁的生命实现了自己的铮铮誓言。1954年10月,廖海涛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走出廖海涛生平事迹展馆,回望廖海涛烈士的铜像,阳光洒在他坚毅的面庞上,我仿佛听见了那段烽火岁月里他振臂呐喊的回响。他目光所及的方向,正是如今安宁祥和的家园,这份安宁里凝聚着他和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浇灌的初心。

  作者姓名:黄庆平                     单位:上杭县审计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