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审计系统扎实推进“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
来源:福建省审计厅 时间:2025-08-01 16:37

  莆田市审计局认真落实“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相关要求,紧扣“学、做、督”三个关键环节,将党纪学习教育与审计监督职责深度融合,以纪律建设引领审计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强化“学”的基础,筑牢思想根基。通过“领导班子带头学+总支支部集中学+个人自主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内容,运用“线上课堂”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党员干部明确“审计权力边界在哪里、纪律红线是什么”,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趣味性,推动党纪知识入脑入心。二是突出“做”的实效,深化学用结合。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将党纪学习教育与审计项目实施紧密融合,在审计过程中将被审计单位执行党纪党规情况纳入审计重点,严查“小金库”、违规吃喝、虚报冒领等问题,推动被审计单位规范权力运行,以学促审、以审践学,把纪律要求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具体行动。三是完善“督”的机制,确保教育落地。建立审计组组长负责制,审计组组长既抓业务审计,也抓纪律监督,确保审计人员在监督他人时严守纪律底线。结合审计回访,向被审计单位征求审计人员纪律执行意见,以“零容忍”态度维护审计权威。同时,将党纪学习教育与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落实相结合,通过廉政谈话、廉政承诺等形式,推动纪律教育常态化,确保审计人员始终做到“依法审计、廉洁审计、文明审计”。

  仙游县审计局深入开展 “科学规范提升年” 行动,聚焦关键环节提质增效,以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为支撑,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局机关结合实际细化行动方案,围绕资源统筹、质量把控、现场管理、整改落实、能力作风等5个方面,制定25项具体措施,保障行动落到实处。一是在资源统筹上优化配置。在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加强对审计内容、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资源、任务分工、时间安排等方面的统筹衔接。二是在质量把控上突出细节。严格落实审计业务质量分级负责制,从审计全流程入手,明确各环节责任及操作规范。三是在现场管理上加强督导。提高班子成员“下沉”频率,跟踪了解审计项目实施进展,及时研究解决审计现场出现的问题。督促审计组组长履行审计现场第一责任人职责,联合驻县审计局纪检监察组开展不定期审计现场督查。四是在整改落实上压实责任。落实审计整改台账制度,在县政府专题会议上汇报审计整改进度,会后通过OA系统将45份“审计指出问题整改通知”分别发送给各整改责任单位,精准传导整改压力。五是在能力作风上育强队伍。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审计干部学习有关通报文件并剖析审计系统违纪典型案例,签订廉洁从审承诺书,筑牢廉洁审计根基

  荔城区审计局自“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开展以来,聚焦审计全流程规范化建设,以“强基础、优流程、提质效”为主线,全力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一是精准立项,让审计靶向更准。运用“社会热点收集-风险挖掘-项目谋划”机制,将民生关切与审计任务深度融合。如在商务局经济责任审计中嵌套“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审计,实现“一审多效”,同时统筹协调、动态调配审计资源,确保审计资源高效利用。二是协同联动,让审计合力更强。搭建“财政+社保基金”“财政+政府采购”“财政+就业资金”等联动审计模块,推动监管从“单一资金”向“资金链+业务链+政策链”覆盖延伸,主动融入“全市审计工作一盘棋”格局,确保区级审计方向与全市部署同频共振。三是严控质量,让审计根基更牢。落实审计组组长现场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领导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实时跟踪项目进展、问题难点及风险点,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获取审计证据,落实“审核-复核-审理-审定”四级程序,深化审计业务质量分级负责制,筑牢审计质量生命线。四是狠抓整改,让审计成果更实。聚焦审计整改质效提升,全面推行"清单制+责任制"管理模式,通过完善整改台账、细化分类标准、明确责任主体、量化整改措施及完成时限,加强跟踪督办,严格整改结果认定标准,今年以来共发出整改提醒函18份,切实将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城厢区审计局以“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为抓手,紧扣审计工作全流程各环节,突出“三个聚焦”全面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一是聚焦科学立项,构建精准化选题机制。紧扣中心工作与发展大局,建立“政策导向+民生关切+风险防控”三位一体立项模式。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结合民生领域重点事项和各类潜在风险点,多维度分析研判,精准筛选审计重点,确保审计项目既贴合发展需求,又突出监督重点。二是聚焦规范实施,完善标准化作业流程。对审计实施各环节进行全面规范,明确具体操作要求与质量标准。推行“主审负责制+三级复核制”,强化各环节责任落实,确保审计过程合规有序。在审计现场管理中,严格执行取证程序、资料管理和问题定性等方面的规定,通过集体研判等方式提升问题认定的准确性,为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开展筑牢基础。三是聚焦成果转化,健全闭环式管理体系。审计机关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成果清单”联动机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实行整改“销号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主体与完成时限。注重从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中提炼制度层面的完善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健全长效机制,同时出台《关于开展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对审计整改成效再审查再复核,进一步促进审计成果的深度转化与运用。

  涵江区审计局围绕“提升审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目标,精心组织、多措并举,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大数据审计能力建设。审计现场组建数据分析小组,建立“数据采集—分析—核查”全流程模式。二是严格审计质量控制。严格落实审计组组长审计现场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审计现场督导、管理,跟踪检查审计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建立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由审计组组长、股室负责人、法规审理股层层把关,上半年抽查底稿30份,整改不规范问题4个。三是实施青年干部培养工程。依托“党建+师带徒”机制,我局为6名青年干部开展师徒结对工作,“师傅”围绕审计项目全流程,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指导、案例复盘等方式,重点传授大数据审计、政策跟踪审计等核心技能,助力青年干部快速成长。2025年举办首期“涵审·智汇赋新能”业务分享会,围绕财政预算、政府采购、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工程招标等领域审计难点问题开展案例研讨,提升青年干部综合分析能力。

  秀屿区审计局深入推进“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聚焦审计立项、实施、成果运用及作风建设四大核心环节,系统推进审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一是科学谋划项目,优化资源配置。以“论证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思路,结合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及省市计划,征集多方意见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19个,并报送区委审计委员会审定。创新“1+N”融合审计模式,以预算执行审计为核心,嵌入低保救助、殡葬改革等5个专项审计,实现“一审多果”,减少重复审计。二是强化质量管控,筑牢审计根基。制度化层面上,修订《审计业务会议规则》,规范审理全流程;制定《2024年度财政审计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与重点。标准化实施上,通过“前置式”调查锁定审计重点,建立问题台账;推行“周汇报、月调度”机制,严格考勤与进度管理,规范审计材料保管,确保过程合规高效。三是深化成果运用,放大监督效能。坚持“一项目一总结”,聚焦体制机制漏洞提出对策建议,增强审计前瞻性。上半年形成高质量信息29条、审计要情专报2篇,获区领导批示2篇。强化监督协同,向纪委监委移送问题线索2条,向巡察办等提供审计报告15篇次,构建大监督格局。四是锤炼过硬作风,锻造专业队伍。构建“培训矩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模式开展大数据审计等专题培训28人次,举办讲座12次。推行“以审代训”,年轻骨干担任项目主审提升实战能力。对2024年19个项目进行全流程复盘,以“主审汇报+领导点评”模式推动精准化、专业化发展。(莆田市审计局、仙游县审计局、荔城区审计局、城厢区审计局、涵江区审计局、秀屿区审计局联合供稿   )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