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粮作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是维护粮食安全、维护市场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马尾区审计局组织开展涉粮问题专项调查,针对粮食政策多、监管难度大的特点,把研究工作作为审计谋事之基础,结合粮食动态变化特点,深入分析近年来粮食轮换出入库数量及价格费用差异,找准粮食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薄弱点,提出多项建议,助力提高粮食仓储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一、将政治眼观贯穿审计项目始终,严把政策落实。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确立审计目标,围绕粮食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紧盯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职责,在摸清地方储备粮规模底数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执行国家粮食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审计建议。围绕区内3家国有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问题,跟踪职能单位组织开展企业吸收合并工作,促进优化国有粮食企业资源。同时通过印发《福州市马尾区区级应急储备成品粮管理规定》,完善代储代轮换企业甄选工作方案,推动涉粮“三重一大”制度执行严格落实。
二、本着实现凡审必严的原则,狠抓轮换管理。加强粮食储备现场审计力度,通过随机选点、实地查看、查阅单据等方式,重点核实储备质量,多策并举保障监督实效。针对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报批不及时、个别轮换出库超期、入库平仓后未及时验收等问题,督促相关部门提前规划轮换计划并报批,细化合同范本,增强粮食储备合同的可操作性,促进提高轮换效益,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管理规范。
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存储监管,严肃分析揭示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促进主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建立长效机制,将完善顶层设计与提高审计执行力结合起来,多次与被审计单位一起分析问题背后存在的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漏洞。通过分析研究,督促收储企业加强管理和内部管控,推进相关单位开展现场扦样工作,整改期间完成12份原粮检验报告,结果均合格,严格管控重点环节的质量安全。推动规范代储成品粮日常管理,划分4个代储专区并建立专账记载,完善检查记录要求,定期例行巡查,每季度开展随机检测。(马尾区审计局 翁静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